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淺論神奇寶貝與數碼暴龍


相信各位「90後」的朋友對神奇寶貝(1997)與數碼暴龍(1999)這兩部動畫皆不會感到陌生 。是的,這兩部動畫同樣於90年代末播映,且題材看似相近,同樣為描述人類少年與未知生物共同冒險。然而,在十年後的今天,後者的動畫人氣己大不如前,而前者的動畫卻依然仍在。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此一現象?筆者將嘗試從下文深入剖析箇中因由。

誠然,神奇寶貝與數碼暴龍的宣傳途徑是導致二者分歧的主因。數碼暴龍從一開始便是以動畫形式問世,加上宣傳手段不足,只有一些遊戲卡片及為數不多的遊戲軟件與電影。然而,前者卻是派生自遊戲軟件的產物,有大量的週邊産品,如在動畫播放的進程中每隔二至三年便會推出新款的同類遊戲軟件(新款神奇寶貝),而這些軟件又能在日本國內電影院與其動畫劇埸版進行互動來獲取遊戲中的珍貴道具或精靈。結果,其動畫的人氣度便能在目標群組(幼童、青年)中得以維持在一定程度,並以無限循環的「圓狀」模式繼續播映下去。

再者,神奇寶貝與數碼暴龍的世界觀亦可能促使了二者人氣高低的分別。在數碼暴龍此動畫中,「數碼世界」是與人類世界截然不同的地方,兩個世界一旦相遇便會起衝突。記憶所及,在此作品的第三部及第四部的尾段集數便有講述數碼世界及棲息其中的生物甫進入人類世界便導致週遭環境的毀滅。反之,在神奇寶貝中,不論是人,還是其他的未知生物(小精靈)均是在同一個星球共存,由此反映出一個和諧整合的世界觀。試想想當家長看過兩部動畫,洞見當中的世界觀後會有何反應?無疑,相比起數碼暴龍的「衝突」世界,他們會較為推崇神奇寶貝的「和諧」觀,並會將此概念加以灌輸於孩童身上。

當然,二者的內容充實度也是引致二者走向雙極的因素。事實上,若將神奇寶貝以動畫來定性的話,其內容質素是絶對低下的,但這亦不代表其人氣度低。因為,如上述所言,其本源是遊戲軟件,而不是動畫,神奇寶貝株式會社從來只著重於軟件開發及保持最低限度的動畫播放而己。對他們而言,動畫質素本就不被列入考量條件之中。相反,數碼暴龍是一部原生的動畫,內容充實度理應較好,但事實卻不盡然。筆者承認動畫商所製作的成品質素(內容)很高,僅在第一部而言。隨着故事及人物的増加,數碼暴龍動畫中的組織(數碼生物的圑體)數目亦愈見上升,唯筆者少見動畫情節提及那些圑體,直至第四部的「十鬥士」及第五部的「皇家騎士圑」。這本該能翔實一下動畫的內容卻被動畫商忽視了,以致筆者僅只能從其遊戲卡片中觀其毛皮,實乃內容上的一大敗筆。

以上大概便是為何神奇寶貝生,而數碼暴龍卻至如斯境況的原因。筆者僅以此篇殘文簡述之,好懐緬一下往昔時光,亦好紀念一下兩部兒時經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